甲鱼网络舆情监测:舆情回应如何直面现代化的拷问

甲鱼舆情监测软件 上海舆情监测

甲鱼网络舆情监测:舆情回应如何直面现代化的拷问

近来,天国市方面深陷舆论的漩涡,从高架桥侧翻事故,到燃气爆炸事故,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下,天国市宣传部门不仅发布不及时,还通过官微奚落网民,又引发次生舆情。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官方如此应对方式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无意批评天国市一地的行为。事实上,类似的宣传观念和操作方式在很多地方广为存在。细数过往事例,例如:游客报案“大虾38元一只”,青岛当地派出所回应“我们管不了”,物价局“等明天处理”,旅游局微博晒美食;河南省招生办回应“北大退档流程图”泄露是由于“疏忽大意”;丽江古城官微怼网友“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糟糕的舆情处理,自上而下透露着傲慢自大和漫不经心,直接影响了公权力的社会形象。

类似的借口,同样的拖沓,不变的高大姿态,低水平的舆情应对,存在于中西部,也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于警方、物价、教育这样的敏感部门,也发生在宣传部、新闻办这样的专业部门。

于教训中警醒,在反思中前行。信息化正在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也改造着国家治理的方式向现代化转型。其中,获取舆情、反馈舆情的能力正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就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适应新的媒体变局,地方在舆情应对中亟待进行深刻的变革与转型。

我们看到,近年来,各层级宣传部门新闻舆论方面的学习活动不少,融合媒体建设也热热闹闹,“两微一抖一端”搞得琳琅满目,硬件上去了,但软实力,特别是说话水平这个基础能力没有太大的提高。我们在形式上拥抱了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语言,但是真正舆情发生之时,我们的办法依然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治理方式,空洞说教、千报千网一面。

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现实中,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组织,宣传处或者公关部一方面扮演着“灭火队长”或者“背锅侠”的角色。要“擦屁股”,要“打圆场”,行动慢、嘴笨者更是“帮倒忙”。另一方面,限于自身地位、权力范围、资源协调能力等多种因素,在不少地方,宣传部门无法胜任这样的角色,往往疲于应付,陷入一种“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说了也没人信”的舆论治理困境。

进一步延伸,是落后的舆情应对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信息需求,是有限的治理能力难以匹配社会多元化的治理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务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取得了不小进步,新闻媒体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少部门仍然视网络舆情弊大于利,采取躲、拖、捂、洗的旧模式,能力不匹配的现代治理的状况依然存在。

直面舆情应对的现代化拷问,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很多时候,宣传部门说不说,何时说,怎么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的意志、心胸和能力。如果上面缺乏领导判断力和纠错能力,下面就会缺乏执行力。

宣传部门要更加积极,主动出击,敢于作为,尤其要换脑子,转观念。信息时代舆情应对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不要总以为“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不要总是被动应付,疲于奔命,更不要把广大关心公共事件的媒体和网民当成“假想敌”。

网络舆情是民生关切的“风向标”“晴雨表”,是公权力机构时时刻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它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折射着社会的和谐与信任,攸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各地各部门应该站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上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应对能力,认认真真答好这道时代考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